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中国区)官方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2020-06-01
德国开发新型通用集成型车用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系统
为期3.5年的BRYSON(BauRaumeffiziente HYdrogenSpeicher Optimierter Nutzbarkeit)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资助,意为“具有优化可用性的空间节约型氢存储系统”。BRYSON项目的主要参与成员由德国企事业单位构成,包括宝马股份公司、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轻质工程与聚合物技术研究所(ILK)、复合材料工程和开发公司Leichtbauzentrum Sachsen(LZS)、复合材料分销商WELA Handelsgesellschaft和慕尼黑应用科学大学。BRYSON项目的目标是开发新型高压储氢系统,其设计应使其易于集成到通用车辆架构中,因此该项目着重于打造一种扁平设计的储氢系统 。多单元“链式管状储氢系统”可有效利用紧凑的车内空间ILK、LZS和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商Herone GmbH公司紧密合作开发出一种由链式管状储罐构成的储氢系统。储罐由编织织物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制成,利用编织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快速生产优势,可有效降低燃料电池汽车储氢罐的生产成本,并使储罐结构的回收更容易。新型储氢系统的设计既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实现了更好的可持续性。新型储氢系统安装在ILK开发的InEco燃料电池电动车上的概念图Herone GmbH公司的联合创始人、BRYSON项目的负责人Alexander Rohkamm表示:“ BRYSON计划的目标是开发可适应给定车辆设计空间的模块化存储系统。”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使零件设计更加一体化,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与传统的金属和热固性复合材料解决方案相比,提高了性能和成本之间的比率。”Rohkamm指出:“替代性运输概念也需要在开发和制造链的每个步骤中进行重新思考。在目前内燃机车辆架构中,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共享相同的安装空间,使用相同的架构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同样,为了在未来的电动汽车架构中实现最大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可以将储氢系统设计在原本应放置高压电池的空间中。将两种类型的能源(氢气和电池)集成在同一安装空间中,降低成本,实现更加灵活的生产。”
2019-07-22
全球首架采用碳纤维热塑性增强层压板的飞机正式交付
         帝人有限公司(Teijin Limited)今天宣布,采用了帝人Tenax®TPCL碳纤维热塑性增强层压板的空客新一代超宽体中型客机A350 XWB飞机已交付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并于6月14日抵达东京羽田机场。        作为空客30多年来的顶级供应商,帝人为飞机制造商提供了适用于飞机零部件制造的Tenax®碳纤维。2014年5月,Tenax®TPCL 注册成为空中客车公司的合格产品,这是全球首次将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用于空客公司飞机的主要结构部件。Tenax®TPCL采用由德国帝人碳纤维欧洲公司(Teijin Carbon Europe GmbH)提供的高抗冲击、耐热和耐化学性PEEK(聚醚醚酮)热塑性树脂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帝人越来越注重坚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的研发,这些材料为提高燃油效率提供了环保解决方案。帝人将碳纤维业务重点放在飞机领域,并快速拓展中下游应用。展望未来,帝人打算进一步加强其碳纤维和中间材料业务,致力于成为航空应用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9-07-22
胜利油田规模化应用碳纤维抽油杆效果好
  近日,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机所承担的中石化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碳纤维抽油杆应用优化配套技术研究”通过中石化科技部鉴定。经专家组鉴定,该项目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该项目成果已在全国多个油田得到规模化应用,累计增油近10万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两亿元。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质轻、高强、耐腐蚀,其密度是钢杆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杆的3倍,用来替代传统抽油杆可将杆柱载荷下降50%以上。针对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金属抽油杆举升载荷大、能耗高、下深受限、免修期短等问题,采机所从2014年起开展“碳纤维抽油杆应用技术研究”,2016年开展“碳纤维连续抽油杆应用优化配套技术研究”,充分利用碳纤维材料优势,攻关形成了成熟的以碳杆制造、连接、作业、举升系统优化、专用举升装备、应用配套模式为核心的应用技术体系,并形成深抽增产、大泵提液、防腐延寿、降载节能四种应用模式。截至2018年底,碳纤维技术在胜利、西北、中原等油田进行了459口井的试验,应用碳杆76万米,累计增油9.86万吨,累计节电1362万千瓦时,最长生产周期1520天、腐蚀井平均检泵周期延长1.5倍,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45亿元。
2019-06-13
极具未来感的“时空飞船” 探密长客下一代全碳纤维车体地铁
        下一代地铁什么样?        没有驾驶室——乘客可以以驾驶员的视角,在地铁第一排座位感受高速行驶的速度与激情。        车窗是触摸式显示屏——每个地铁站点有哪些公交车可乘坐,站点周围有哪些景点、商场,当天有哪些新闻资讯,触摸一下车窗便有答案。        极具未来感的“时空飞船”——流线型的车头,银、蓝色搭配的车体,让车辆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而车体上新材料的应用也让减重后的地铁“飞”得更快……        不同画面对应着安全、智能、环保等关键词,也同样对应着无人驾驶、大容量车地通讯、全碳纤维车体结构等技术的突破。        日前,在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总体研发部“下一代地铁”项目设计经理齐玉文的带领下,记者踏上了下一代地铁。该车是中车长客为科技部《下一代地铁车辆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研制的最新列车,“上车”的28项突破性技术全面提升了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水平,引领城轨车辆向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是地铁列车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下一代地铁则在驶向“未来”的路上实现又一次“提速”。 
2019-05-09
赛史品威奥联合江铃汽车推出国内首款复合材料皮卡后斗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复合材料零部件供应商,赛史品威奥(唐山)结构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史品威奥)4月22日宣布,国内首创SMC复合材料皮卡后斗已成功应用于江铃皮卡域虎3 SMC加强货箱车型和域虎5 SMC加强货箱车型。此次与江铃汽车合作开发生产的SMC皮卡后斗,全面解决了传统钣金材料重量大、易腐蚀和投资高的问题。        双方的合作始于2017年。赛史品威奥研发团队为江铃汽车提供了从原材料开发、生产工艺到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项目也借鉴了母公司美国五洲结构塑料公司(CSP)在北美为同类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此创新项目采用SMC片状模压复合材料,整个皮卡后斗经一体模压成型,大大降低了产品制造周期及工装模具数量。        SMC后斗相比钣金材质,有重量轻、耐腐蚀和抗冲击的显著优势,大大提高了恶劣条件及高腐蚀性工况的用户体验。经过包括工具箱冲击、油桶跌落和砖石冲击的试验后显示,SMC后斗不会像钣金材质一样留下较大凹痕。        赛史品威奥是由美国五洲结构塑料有限公司(CSP)和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赛史品威奥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于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能够全方位为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客户提供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 合资公司的中国区域管理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的汽车科技创新港,首个生产基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家生产基地将于2020年在江苏省常州市建成。 
2017-06-08
英国开发出轻质抗损伤复合材料油管组件
        英国联合技术宇航公司(Unitech Aerospace Company)的子公司Tods宇航公司是业内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领导者。日前,该公司完成了一项为期18个月的项目,开发了一种轻质抗损伤复合材料燃油管道组件,凭借严格的电性能控制,该产品可用于复合材料飞机的油箱。         该项目获得了英国国家航空航天技术开发项目(NATEP)的部分资助,并由空客运营有限责任公司(Airbus Operations Ltd.)提供技术支持。其特约合作伙伴还包括Technical Fibre Products(TFP)公司、Element Materials Technology公司和ENL公司。         这种复合材料燃油管道组件在减重方面极具应用潜力,而进一步的减重和降本则不仅可以通过优化复合材料配方及成型工艺实现,而且可以通过引入严格控制电学性能的新方法来实现。         为了研制复合材料燃油管道组件而开发的材料和技术被选作高效、自动化、批量化生产的备选方案。静态力学测试和疲劳测试结果表明拥有导电注塑端配件的薄壁复合材料管道能够轻松承受内外载荷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Tods宇航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Pete Eckersall表示:“Tods宇航公司希望通过努力成为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主要贡献者,我们的团队工作努力、具有极高的创新能力,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自豪。”         英国国家航空航天技术开发项目总投资4千万英镑,由政府先进制造产业链计划的航空成长合伙人竞标获得。该项目旨在促进待开发的航空航天技术的成熟,并为英国提供更多的制造业就业机会。 
2017-06-08
再生连续碳纤维缠绕压力容器问世
        近日,美国Steelhead Composites公司联合Vartega公司和Michelman公司合作开发出了全球首个采用回收的连续碳纤维束缠绕成型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COPV)。         Steelhead Composites公司仅采用Vartega公司提供的回收连续碳纤维丝束制作了一款III型压力气瓶。所涉及的回收碳纤维采用Vartega公司的专有回收技术回收,并由Michelman公司进行上浆处理。此次合作是全球首次采用常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对废弃的连续碳纤维预浸丝束进行回收、再利用。与目前通常作为短切碳纤维、填料等次级产品使用的普通回收碳纤维相比,该技术为未来连续碳纤维束技术的开发树立了榜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团队合作        Vartega公司工程技术副总裁Sean Kline称:“该项目既是回收碳纤维在终端产品应用中的典型示范,又是对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合作模式的最佳诠释。Michelman公司和Steelhead公司的技术实力不可估量,我公司对未来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和优化激动不已。”    产品开发        Vartega公司总裁Andrew Maxey表示:“该项目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将压力容器从概念变为实体产品。我为团队中每一位辛勤工作的技术人员感到骄傲。我们将借此东风,做强做大,并在不远的将来将该回收技术进一步放大,来生产大型缠绕气瓶产品。”     生产工艺        Steelhead Composites公司产品开发部专家Jake Schrader表示:“Vartega提供的回收碳纤维与Michelman的上浆剂匹配,工艺性能良好,如同预浸前的碳纤维用于传统湿法缠绕工艺一样,完全没有磨损或开裂问题。简直跟刚从制造商手中获得的崭新碳纤维丝束一样。”  
2017-05-18
收购LM风能获批准,GE能否在风电市场杀出一片天?
        4月20日,通用电气(GE)公司宣布,对LM风能公司的收购交易已经获得欧盟、美国、中国以及巴西的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收购完成后,LM风能将作为GE可再生能源集团内部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继续运作,主要提供陆上、海上风机叶片设计和制造,产品将继续面向所有业内企业,业绩将体现在GE 2018年财务收入中。        GE可再生能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裴柯斯表示:“风电是发电领域增长最快的行业板块,完成对LM风能的收购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为业务增长提供支持。凭借LM风能在叶片制造领域的相关技术,我们能够进一步提升GE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表现,降低发电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总部位于丹麦的LM风能是全球最大的风机叶片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将叶片设计和生产进行技术整合的公司。2001年,英国私募股权公司Doughty Hanson入主LM风能。2016年,LM风能曾因推出了长达88.4米的全球最长风机叶片而备受业界瞩目。目前,该公司在包括丹麦、西班牙、波兰、加拿大、美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己的工厂。        LM风能首席执行官马克·德隆表示:“LM风能与GE是长期合作伙伴,曾经取得过一系列创新成果和业务成就,两家公司业务互补性强,此次收购完成后,将能融合双方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此前发布的报告,去年,GE以6.5吉瓦的新增装机规模位列全球陆上风电整机制造商排名第二,市场覆盖也从此前的14个国家和地区增长至21个。不过,在全球海上风电整机制造商排名中,GE仅位列第六名,总装机量为30兆瓦。        在收购了阿尔斯通风电业务后,GE一直在寻求进一步提升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业务的实力。2016年10月,GE最终与Doughty Hanson达成协议,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旗下的LM风能公司。        收购LM风能后,GE可再生能源集团在风机叶片设计、制造,以及输电能力上都将得到增强,公司还将继续深化拓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综合实力。        GE能否在风电市场中杀出一片天地?         从阿尔斯通到贝克休斯,再到如今的LM风能,GE三年内在能源领域“连下三城”,实现了电力、油气“两手一起抓”。        GE作为道琼斯工业指数设立以来唯一至今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16.5亿美元的收购价对其而言也许只是“微不足道”,但随着LM风能公司而来的风电业务扩张却是“十分重要”。        GE可再生能源集团今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风电业务收入已经成为带动其营收增长的最强力量,陆上风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高达90%。然而,GE的风电业务长期以来却是“瘸腿”的状态。在陆上风电领域,GE拥有几乎无敌的实力,在各大风机制造商排行榜上,都仅次于风电巨头维斯塔斯,牢牢占据亚军的位置;但在日益升温的海上风电领域,GE却几乎全部在五名开外。        为了补齐“短板”,GE于2015年通过收购阿尔斯通获得了惦念已久的海上风电和水电业务,然而,还没来得及好好“消纳”,就被最大竞争对手、号称“海上风电霸主”的西门子“将了一军”——后者接连拿下了以陆上风电业务著称的西班牙企业歌美飒及其合资公司Adwen。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GE只得继续寻觅,这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擅长风机叶片设计制造的LM风能。        LM风能对GE而言无疑是完善风电业务链的很好选择。该公司原本就是GE风电最大的叶片供应商,双方合作已久,配合默契。而LM风能此前与Adwen和西门子也都颇有渊源,该公司曾为前者打造了全球最长风机叶片,也为后者的新机型提供过叶片。        此外,LM风能不仅在丹麦、西班牙、加拿大、美国等成熟市场拥有工厂和良好的市场份额占比,在印度、中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也有很强的参与度。将LM风能收入囊中,无疑有助于GE延伸风电领域产业链、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对GE进一步开拓欧美及新兴市场也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大力开拓海上风电市场”也是LM风能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无疑正中GE下怀。        无论如何,对制造领域的传统巨头GE而言,尽管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在其内部的占比还不到10%,但却是近年来其保持强劲增长的业务板块之一,风电则更是其中表现突出的部分。凭借阿尔斯通和LM风能两次并购,GE能否在风电市场的厮杀中博得一片自己的天地?值得期待。
2017-05-18
欧盟成功研制航天专用特种碳纤维及预浸料
        据欧盟科研总司官网5月5日消息,由来自葡萄牙(协调国)、西班牙和爱尔兰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EUCARBON项目,成功建立欧洲第一条面向卫星等航天领域应用的特种碳纤维生产线,从而有望使欧洲摆脱对该产品的进口依赖,确保材料供应安全。EUCARBON项目于2011年11月启动,致力于提升欧洲在航天用碳纤维和预浸渍(pre-impregnated)材料方面的制造能力。项目历时4年,总投入320万欧元。        目前,项目团队已成功实现实验室规模的预浸渍材料制造,并可向有意愿采用该材料的公司提供样品。为测试材料适用性,项目团队按现行卫星部件规范生产了2个组件,现已通过所有性能测试。项目负责人表示,航天专用碳纤维是一种典型利基市场(niche market),即被大企业或大公司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或小众市场。然而,发展这种产品的制造能力会产生连锁反应,将极大提升欧洲在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另外,除了航天领域,项目也在积极发掘特种碳纤维在汽车工业和能源领域应用的潜力
2017-03-15
甘肃省首个大型风电供暖试点项目在瓜州并网投用
        近日,甘肃省第一个大型风电供暖试点项目在瓜州县并网投用。        由太平洋集团投资4亿元规划建设的瓜州县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是瓜州县立足本县新能源优势抢抓电力体制改革的机遇,引进的全省首个大型风电供暖试点项目。该项目采用具有世界尖端技术的瑞典高压电极锅炉设备,利用先进的蓄能技术结合国内低谷电力,通过已安装的3台40兆瓦高压电极锅炉及2台1万吨蓄热罐,进行加热蓄热,可实现供暖面积300万平方米,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4.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370吨,烟尘排放量652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322吨。        “目前,项目已完成投资1亿元,建成运行1台12兆瓦锅炉,实现供暖100万平方米,每平米供暖电价0.15元,可就地消纳电量1.5亿度,项目的建成投运,不仅有效解决了我县新能源就地消纳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变了以煤炭为主的供热方式,更大幅度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瓜州县能源局副局长康付平介绍说。去年以来,瓜州县以中央、省市委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契机,坚持一手抓电网外送,一手抓就地消纳,率先在全省启动了清洁能源供暖、大用户直购电、配售电改革等试点工作,投资134亿元的4×100万千瓦常乐火电厂项目落户瓜州,大用户直购、配售电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新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路径。
2017-03-15
全球首台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机器人系统问世
        Exechon公司是由美国洛马公司、瑞典Tecgrant AB公司以及阿布扎比的工业平台组织Injaz National共同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在最近召开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在洛马公司站台展出了该公司生产的世界首台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XMini机器人智能五轴加工机床,旨在实现目前航空航天领域自动化制造范式的转变。         此次展出的设备融合了关节机器人的灵活性、高动态性和刚性机床的高刚度、高精度特性。该机器人设备采用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以在传统上机器或人难以接近的空间(如飞机机翼翼盒)内进行拆卸和组装。该设备应用了并联加工(PKM)技术,可以作为独立工具,也可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生产系统中。  特点包括:  高速/低扭矩,低速/高扭矩加工能力;  7kN切削力;  加速度为3G;  定位精度±10微米;  XMini是由Exechon 公司开发的第一个产品。该公司正在建立一个工程制造中心,以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以及其他工业领域推进这项技术。该设备将于2017年在马斯达尔科学技术研究所(马斯达尔城,阿联酋阿布扎比)正式启用。Exechon首席执行官Kalle Neumann说:“Exechon总部位于阿联酋,旨在培育本地创新,加快该地区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制造的发展。XMini是在阿布扎比当地制造,而面向国际航空航天、国防和汽车市场。”洛马导弹火控公司的执行副总裁Rick Edwards说:“我们很高兴能与当地专家合作,共同开发XMini,以加强本地制造能力。该设备研发也反映了洛马公司承诺支持阿联酋成为领先的自动化制造技术领先供应商的目标。Injaz National董事长说:“该设备开发是我们国际合作的重要一步,将这项新技术和制造能力带到阿联酋。我们期待着继续合作,以对整个阿联酋经济产生更有意义更持久的影响”。  
2017-02-15
国内首个大功率海上风电试验风场项目稳步向前推进
        2月14日10时,随着最后一吊重达170吨的矩形钢构平台安全平稳的落坐到纵横叠加的Y2支架型钢上,标志着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项目首个履带吊和钻孔平台上部结构完工,为后续风机基础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到发稿,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项目已推开三个施工作业面,Y1机位已完成32根主体钢管桩插打,开始嵌岩平台施工,Y2机位施工(履带吊和钻孔桩)平台上部结构安装完工,Y3机位继续插打施工平台钢管桩,己完成13根钢管桩插打。        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项目平台分为履带吊平台和钻孔平台,履带吊平台8.2×30m,钻孔平台22×40m,均距离海平面最高达15m。主体结构钢管桩单根最长达到50m,最大吊重170吨;平台钢管桩长度最小长度为40m,最大长度为50m,投入钢材1478吨。        据了解,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项目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江阴半岛东南侧和牛头尾西北侧,兴化湾北部,场址涉及福清市的三山镇和沙埔镇,项目总面积约33.2平方千米。施工范围包括12个风机基础土建安装、12个风机运输安装、海缆敷设工程,包含高桩承台风机基础工程、导管架基础工程、单桩基础工程、风机安装工程及海缆敷设工程。计划工期为496天。兴化湾海上施工存在受天气及海况影响大,地质情况变化大,施工海域属于海产养殖区协调难度大等系列问题。项目由中铁大桥局承建施工。
友情链接: